如何協助智能障礙學生

對於就讀大專校院之智能障礙學生,為增進學校輔導人員與授課教授之認識,以下對智能障礙學生之身心特質與在校輔導重點,資源教室亦根據智能障礙學生以往上課經驗,彙整而成,老師可依學生實際情形給予相關協助,簡要說明如下:

 

一、智能障礙學生身心特質:

智能障礙學生就其定義來說,在智能發展上較同年齡者有明顯遲緩狀況,並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準此,智能障礙學生各方面發展,均有明顯低於同儕的現象。以下分別自學習、語言、人格、生活適應等各層面進行簡單介紹(洪榮照,2013):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特徵:

(一)學習能力

1、學習速度與反應遲緩,常會自我預期失敗,學習遷移與類化困難、學習動機薄弱。

2、各科學習成就顯著低落,對抽象學習材料的學習效果尤差,想像力貧乏、缺乏創新能力。

3、注意力不易集中且無法持久,上課時常做些無關事情。注意廣度狹窄、不善於選擇性注意、有短期記憶缺陷。

4、概念化與組織能力差、辨認學習能力弱,對組織學習材料有困難。且無法有效統整外在刺激與訊息,推理能力差,將學會的內容類化至一般情境的能力弱。

(二)語言發展:

智能障礙學生的語言發展,因與智能發展有密切關係,故呈現在語言方面,多數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在語法、語意、語用等各方面都有落後現象。部分中度智能障礙學生有說話異常的現象,如構音困難、發聲異常、口吃等。不過,一般來說,輕度智能障礙者,在生活上或簡易對話上,能和成人或同儕做有效溝通。

(三)人格發展

1、智能障礙者有較高的焦慮、對失敗的預期、面臨的挫折情境比一般同學多,且使用防衛機制的表現強烈,如否定、退化、內化、抵消、壓抑等。

2、人格較為僵化、缺乏彈性、分化度較低。

3、從事各項活動的成敗常歸納為外界因素,不認為自己可以克服外界的困難。

4、對自我與外在環境界線辨認困難,缺乏自我意識反應,對別人的反應模糊,面無表情。

5、由於常常經驗到失敗,自己會感受到無能、自卑,常會有不穩定的抱負水準,可能較會有退縮反應,而出現與社會或同儕團體疏離的心態。

(四)生活適應:

1、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事務處理能力、時間觀念等,都比同齡同學差。

2、缺乏隨機應變能力,無法因應問題情境調整自己的行為,因此,可能出現對週遭事物漠不關心的情形。

3、較難融入同儕團體的各項活動,較常受到孤立或冷落,或者出現跟在別人後頭、受別人指使等現象。

4、從外顯行為來看,可能出現表情呆滯、眼神渙散或無目標東張西望,知覺動作能力差,動作遲緩或呈現笨拙等現象。

5、遇到事情常缺乏彈性,較容易表現出拒絕、退縮、固執、壓抑等行為來處理所面臨的衝突,較容易緊張、焦慮,很難放鬆自己。

 

二、智能障礙學生的輔導原則:

(一)生活輔導:

1、透過導師、學系助理與協助同學,妥善安排智能障礙學生通勤、住宿與校園生活等日常例行活動。

2、為增進學生獨立生活與人際互動,不要過度保護或低估學生能力,多鼓勵班級同學讓他們參與各項班級及學校活動,增加其生活經驗,以提高學習動機與意願。

(二)給授課老師的提醒:

1、由於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短暫及學習動機、抽象概念不足,因此在教學方法上儘量活潑生動及符合實際功能,教學策略上透過動靜穿插以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2、在教導概念或技能時,提供智能障礙學生大量練習機會,並在學習後也能透過反覆練習,以維持學習效果。

3、教學內容呈現時,多使用資訊媒體、具體圖片、講義摘要、關鍵指引等,並在解說上注意學生理解能力,用詞儘量簡明易懂。

4、透過同儕小老師引導學生學習,並適時給予必要協助,除減少學生挫折感外,亦應給予學習成功經驗,增進其學習動力。

5、必要時,酌量調整課程內容深度、學習評量標準、作業份量與難度等。

 

三、同儕協助:

(一)以前智能障礙常常被污名化,期待能伴隨著年齡及心理的成長,去正視並尊重這個名詞,而非只是愚昧的成為污名化的幫兇。

(二)智能障礙的同學原本在學習成效上就較低落,希望同學能發揮耐心及情誼,在課業上能儘量幫忙與協助。

(三)智能障礙同學處理問題之方式較固著,因為他們在處理問題的方式上,多半傾向直接由大人或其他人處習得,或以以往經驗中曾經成功的方式,重複使用,不會因為情境、事件的不同,而有所變通。同時,因為其固執性較強,往往對事情非常堅持,所以當事件發生時,如無當下危險性即可以先行安撫之,再適時加以教導,當下的怒斥或責備容易引起反效果。

(四)有時智能障礙同學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較差,會誤解或不懂對方的言語,減少誤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多點耐心重複幾次,甚至請其試著將自己所聽到的意思表達出來…等。

(五)由於智能障礙同學在動作協調、認知與學習以及溝通能力的問題,使他們在自我照顧和社會適應也產生困難,智能愈低下困難程度愈明顯。例如因為理解能力較差,在團體遊戲時不易了解遊戲規則,不能有效地和人溝通,也可能因此產生行為問題。

(六)期待同儕能給予較多耐心與協助,智能障礙同學容易因同儕的急躁變的更著急更易怒,有時甚至會出現情緒無法控制的況狀,此時,需要先進行安撫,慎防攻擊性行為出現。當然,每一個個別的學生狀況均有所不同,不能同一而論,但在處理及應對上,可把握提供之原則。

(七)留意其學業情況與生活適應,若發現疑問主動關心或轉知導師及資源教室。

 

四、可使用之相關資源:

(一)身心障礙學生助理人員:

聘請一至二位助理人員,協助學生課堂、生活或人際互動所遭遇之困難。【工讀生開始提供服務前,需親自綜合大樓學生諮商中心與輔導老師晤談】

(二)課業輔導服務:

任課老師經評估後,若覺得學生需利用課餘時間,補強(習)功課,亦願意擔任學生課後輔導老師,可與資源教室聯繫,老師亦可協助學生尋找優秀的學長姐或同學,以協助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協助課後加強亦提供鐘點費)。

(三)協助住宿輔導:

與本校生活輔導組合作,因應學生障礙狀況協助安排校內住宿申請與床位調整。

(四)課程調整協助:

主動與系所、教務處、總務處等單位協調,更換與調整教室、教室內部教學設施設備調整或針對特殊狀況學生修選英聽或體育特別班等,建立無障礙學習環境。

(五)特殊考試需求協助:

學生或老師可依其特殊需求申請考試協助,經輔導人員評估,協調任課教師與相關單位,提供必要之協助,包括:個別考場、電腦應考、報讀、代寫答案、延長考試時間等。

(六)其他:

任課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或教學之過程中,若出現困難,可尋求資源教室的協助。其他相關服務與資源,可電洽資源教室輔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