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協助聽覺障礙學生

對於就讀大專校院之聽覺障礙學生,為增進學校輔導人員與授課教授之認識,以下對聽覺障礙學生之身心特質與在校輔導重點,資源教室亦根據聽覺障礙學生以往上課經驗,彙整而成,老師可依學生實際情形給予相關協助,簡要說明如下:

 

一、聽覺障礙學生身心特質:

聽覺障礙是由於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聽力受損而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接受聲音訊息,依其受損的程度,聽覺障礙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及全聾。輕度者所受影響較少,戴上助聽器之後,困難較少;但中度以上者,即使戴了助聽器,聽不清的困擾依舊存在;重度與全聾者可能因聲音和語言機能的嚴重缺損,而無法以口語與他人溝通。因不同聽覺部位損傷所造成之聽覺障礙也會影響聽覺障礙輔助的效能。

聽覺障礙學生的特質與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個別差異性,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失聰時期、失聰原因、聽覺障礙發生部位、是否伴隨有其他障礙以及是否接受過早期療育與溝通等。

以下分別就聽覺障礙學生之認知、社會、語言與學業成就各層面進行簡單介紹:

(一)認知發展:

聽覺障礙學生的智力與一般同儕無異,但由於聽覺管道受限,導致聽覺障礙學生在聽覺訊息的汲取上受到很大的限制,造成概念發展困難,特別是在抽象概念上有很大的困難。聽覺障礙生必須靠大量的視覺材料與學習來彌補聽能受限的問題。

(二)社會發展:

1、社會學習亟需依賴視覺與聽覺的管道,當失去聽覺時,則無法完全理解社會角色與團體遊戲規則等,容易造成與同儕間的摩擦。

2聽覺障礙學生極度依賴視覺線索進行學習與人際間的互動,但也容易因為誤判他人的表情與動作而造成社會互動誤會。

(三)語言發展:

語言的發展是依循聽、說、讀、寫的順序,聽覺障礙學生因聽損的關係聽覺回饋能力有限,致使語言的發展與理解均有困難,尤其對抽象主題與隱喻的語言,此外,在口語表達時經常出現音質、音調、構音的問題,在書寫語言的使用上也常會出現語法、語序、語句、抽象概念等語言知識限制。

(四)學業成就:

學業的成就除了學習動機外,很大部分是學生的語文能力,然而這又是聽覺障礙學生在學習歷程中最大的困難,因此,如果聽覺障礙學生沒有接受過早期療育或是在國民教育階段未接受聽語的訓練,在一般大學課堂上的學習會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遇到大班級演說式及需要大量閱讀的課程,學業成就表現會受到影響。

 

二、聽覺障礙學生的輔導原則:

檢視與調整學習環境與習慣,絕大多數的聽覺障礙學生進了大學後,學習的習慣多已形成,應該協助學生檢視自己的學習習慣與策略。

(一)教室中座位選擇:

1、教導聽覺障礙學生儘量坐在可以清楚看到老師板書或PPT 的位置。

2、如果是使用讀唇的學生,更要他們坐在最佳讀話區。

3、學生座位的選擇要儘量避免在噪音源附近,如冷氣機或風扇的下方。

(二)學習資料:

1、讓學生清楚知道課程進度,並有書面教材可以讓聽覺障礙學生預習。

2、課程如果是屬於演說式,儘量在課堂上提供學生視覺的學習資料。

(三)儘量參與原則:

1、儘管事先提供聽覺障礙學生預習的教材,仍應要求養成自己抄寫黑板上教材的習慣。

2、聽覺障礙學生只是聽覺上的不方便,仍應參與像小組報告或實驗課程的分工。

(四)對學生的期望:

1、對於學校中各項學習活動或要求,較適當的方法是採用和一般同學一樣的期望標準,但允許聽覺障礙學生有較充裕的工作時間。

2、應注重聽覺障礙學生的生活教育,加強其責任感,如自行整理資料、繳交作業、準時上課等,激勵學生和其他學生相同的行為準則。

(五)給授課老師的提醒:

1、由於授課教師的臉部動作是學生學習資訊的來源,因此教師要儘量面對學生,並提供正確的訊息。注意說話的速度、音量、表情變化,增加上課趣味性,使聽覺障礙學生加深上課的重點。

2、老師說話時儘量保持口無任何遮蓋的狀況,讓學生可以看到老師的唇形和表情,以利學生讀語。

3、在一些場合,聽覺障礙生習慣保持沉默,這並不代表他不想參與聚會或班上活動,不需刻意要求學生當眾發言。

4、聽覺障礙生聽不見/不清楚自己的聲音,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可能還是說的不夠清楚,宜以最大之耐心聽他們的發言,並多鼓勵之。

5、戴上助聽器之後,雖然能接收老師或同學的說話,但是相對的也會接收到環境的噪音,鼓勵學生尋找對於自己較有利的位置。

6、配助聽器的學生有助於課堂學習,特別是使用FM 調頻系統的學生,需要老師戴上發射器以利清楚接收老師的口語,是發射器並非錄音筆。

7、對於非操作性的課程,聽覺障礙生經常需要鄰座同學協助,並提醒他老師進行的進度。

8、利用讀話聽課的學生幾乎不能邊看邊作筆記,鼓勵學生向同學在課後借閱筆記。

9、分組討論課程對於聽覺障礙學生是另一挑戰的課程,同組的同學需先和聽覺障礙學生商量,採行可能補救的方法再討論。

10、授課內容有游泳課程的部分,聽覺障礙學生必須摘下助聽器/電子耳才能下水,摘下輔具後,學生便無法有效聽取聲音,聽力程度大幅下降,老師可請同學協助,亦請老師隨時注意學生狀況。

 

三、同儕協助:

(一)與聽障同學對話的原則比照上述(五)給授課老師的提醒第1點及第2點。

(二)聽障同學在很多人發言的場合中最易出現溝通問題(如會議、課堂上同學發言),多留意其參與情況,並適時為其轉述現在的狀況或結論。

(三)需鄰座同學(或工讀生)可適時提醒聽障同學,老師教到哪裡、或哪一張講義。

(四)利用讀唇聽課的聽障同學幾乎不能邊看邊做筆記,最多只能摘記重點,同學們不妨輪流借筆記給聽障生,協助他學習順利。(建議:有固定的同班同學【協助同學】可以提供上課筆記)

(五)同學/協助同學可適時提醒聽障同學何時該交作業,何時要考試及一般課堂、系上資訊。

(六)如果經常採分組討論學習,因為同學們一起討論的方式,聽障生不易聽懂,因此同一小組的同學可先和聽障生商量,採行可能補救的方法再討論。

(七)聽障同學習慣以視覺接受訊息或觀察,對其周遭事件的發生及判斷時常有誤差,此時,如果同學能主動將事件的來龍去脈詳盡地解說,則有助於他了解「真相」。

(八)營造輕鬆的溝通環境,耐心聽他說,鼓勵發問,避免裝懂,提高與人對話的信心。

(九)面對聽力損失較嚴重的同學,可用電子郵件或是手機簡訊傳達重要事項。

(十)在一些場合,聽障同學習慣保持沉默,這並不代表他不想參與聚會或班上活動,可多主動向聽障同學邀約參與系上活動,多交朋友,享受大學生活。

(十一)留意其學業情況與生活適應,若發現疑問主動關心或轉知導師及資源教室。

 

四、溝通方式:

(一)筆談。

(二)Line、FB或其他通話APP。

(三)簡訊。

(四)傳真。

(五)E-mail。

(六)口讀唇語。

 

五、可使用之相關資源:

(一)身心障礙學生助理人員:

聘請一至二位助理人員,協助學生課堂、生活或人際互動所遭遇之困難。【工讀生開始提供服務前,需親自綜合大樓學生諮商中心與輔導老師晤談】

(二)課業輔導服務:

任課老師經評估後,若覺得學生需利用課餘時間,補強(習)功課,亦願意擔任學生課後輔導老師,可與資源教室聯繫,老師亦可協助學生尋找優秀的學長姐或同學,以協助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協助課後加強亦提供鐘點費)。

(三)協助住宿輔導:

與本校生活輔導組合作,因應學生障礙狀況協助安排校內住宿申請與床位調整。

(四)特殊考試需求協助:

主動與系所、教務處、總務處等單位協調,更換與調整教室、教室內部教學設施設備調整或針對特殊狀況學生修選英聽或體育特別班等,建立無障礙學習環境。

(五)特殊考試需求協助:

學生或老師可依其特殊需求申請考試協助,經輔導人員評估,協調任課教師與相關單位,提供必要之協助,包括:個別考場、電腦應考、報讀、代寫答案、延長考試時間等。

(六)輔具申請服務:

學生可依需求申請學習輔具,資源教室將與各輔具中心聯繫,協助學生接受輔具需求評估及相關申請事宜。

(七)其他:

任課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或教學之過程中,若出現困難,可尋求資源教室的協助。其他相關服務與資源,可電洽資源教室輔導老師。